行业资讯

2023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汉举行
文章来源:武汉市软件行业协会  |  发布日期:2023-11-20  |  字体显示:【大】【中】【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日前在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的重要指示。

        新时代新征程,以数实融合推进新型工业化,使命光荣、责任重大。11月20日,聚焦“数实融合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主题,2023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汉开幕。这是贯彻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工作部署的首个国家级盛会,也是“5G+工业互联网”领域首个国家级大会连续4年在汉举行。

       作为一座制造业大城,武汉正奋力打造数字经济一线城市。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武汉坚持创新驱动,助力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谱写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武汉篇章。

        ■ 算力筑基 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底座”

        “今天的任务完成多少了?”

       “我刚刚完成上接头834个,工作量完成10.4%。”

        这是TCL空调器(武汉)公司总经理李心安与机器人“员工”小旋风的对话。

        11月7日,2023中国“5G+工业互联网”媒体调研行活动走进TCL空调器(武汉)公司智能制造园。8条数字化智能生产线、16个数字化先进实验室、1个智能化“黑灯工厂”和全球首条无尘新风空调专线,今年3月投产的该智能制造园也是国内最先进的空调智能制造基地之一。

       李心安介绍,园区深度融合了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关键设备自动化率已达到100%,“在5G+工业互联网的加持下,自动化生产线效率达到8秒一台,这几乎是机械臂的极限”。

       去年9月,工信部发布《5G全连接工厂建设指南》提出,5G全连接工厂是充分利用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集成,打造新型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

       数月前,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公布2023年首批省级5G全连接工厂名单,TCL空调器(武汉)公司位列其中,成为武汉市8家获评5G全连接工厂之一。

        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需要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建促用,建是基础。作为国家5G网络建设的首批示范城市,和全国少有的拥有双算力中心的城市,近年来,武汉以数字基础设施为关键底座,继续适度超前建设5G、千兆光网、算力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撑。

       在光谷科学岛韩杨路,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和武汉超算中心并排而立。2021年5月,就在首届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召开半年后,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成,投入运行当天算力负荷便达到90%,这也是全国首个面向产业的多样性算力公共服务平台。

        截至目前,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已经完成三期扩容,算力总和达到400P,相当于20万台高性能计算机的算力之和。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中心投运两年多来,已为300余家企业和高校院所提供普惠的算力服务。

        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举行当月,武汉超算中心正式投用,截至目前,已服务武汉100多家算力用户,50PHPC算力月平均使用率约70%。

        双中心并立,意味着武汉融合AI(人工智能)与HPC(高性能计算)两种算力资源,建成全国首个集人工智能和超算的多样化云服务化算力集群。“武汉依托‘双中心’,既可以利用‘智算’实现算得快、算得好,又可以利用‘超算’算得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说。

        与“双算力中心”相隔数公里,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实验室内,科研人员正在进行时空组学分析,为这项创新研究提供源源不断算力的正是武汉超算中心。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有关负责人黎宇翔博士直言不讳:“武汉‘双中心’算力的新基建优势,是吸引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落户武汉新城的重要因素。”

       算力崛起的“武汉速度”还在继续提速。在武汉经开区,中国电子云可信智算中心正式落户,首期规划建设100P智算能力,计划2023年底前实现对外服务;在东西湖区,国家网安基地一期4平方公里内,智算中心即将建成投产,预计2025年可突破500P规模。

       作为数字经济的“新能源”,算力在这座城市里已如水电等公共资源般流入千行百业。

       ■ “模力”大开 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11月3日,中国光谷·多模态人工智能大会暨多模态人工智能产业联合体第三次会议举行,“紫东太初”人工智能开放服务平台及典型应用场景正式发布,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与高校、企业共建的联合实验室揭牌,旨在共同探索多模态大模型产业落地方向。

       数月前,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联合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发布“紫东太初”2.0全模态大模型,该大模型在此前语音、图像和文本三模态的基础上,加入视频、信号、3D点云等模态数据,突破了认知增强的多模态关联等关键技术,具备全模态理解能力、生成能力和关联能力。这意味着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它将能够为行业创造更大价值。

       近年来,武汉以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加快培育壮大人工智能产业,全方位、深层次赋能新型工业化。先后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武汉市人工智能企业数已达650家,较去年底增长35%。

       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是以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双轮驱动的新型研发机构。“‘紫东太初’大模型正赋能千行百业,推动数字经济全面发展”。该院院长王金桥介绍, “紫东太初”人工智能开放服务平台目前已成功应用于汽车制造质检、媒体信息服务、文化旅游、手语教育、纺织生产质检、医疗器械等10余个领域,形成规模化应用落地。

       九州通医疗器械集团项目总监徐琳介绍,今年初,九州通与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进行技术研发,历经半年,完成骨科内植入耗材系统“骨科嫦娥”智慧系统研发,实现对骨科复杂植入物和工具进行智慧识别、全程追踪。

        包括九州通在内,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目前已与湖北三环集团、湖北港口集团、武汉光庭等10余家单位在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医疗、虚拟数字人等领域开展实质性合作,并与东风集团、湖北电信、湖北广电、长江通信、爱帝集团、集度汽车等40余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助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今年7月,武汉市2023年数字经济应用场景“揭榜挂帅”揭榜项目名单公布。本次揭榜聚焦“人工智能”“北斗”“区块链”“元宇宙”等数字经济前沿技术,涵盖“5G全连接工厂”“5G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典型应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典型应用场景”等10类场景,“紫东太初”大模型开放服务平台及示范应用成功揭榜。

抢抓人工智能这一关键变量,武汉“模力”大开。

       利用医疗大模型筛查宫颈癌,兰丁医学基于总量超过1200TB的细胞病理数据,精准提取、标注超过10亿细胞、组织区域图像,训练出了细胞病理人工智能诊断模型CytoBrain,一天内完成近5万例宫颈癌筛查报告。

       同在东湖高新区,精测电子聚焦于机器视觉检测领域,发布了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工业质检及良率管理平台SmartIBW 1.0,大幅度提升质检人员效能的同时,还可大幅提高产线制造良率。“大模型驱动算法升级,有潜力重塑生产力的未来。”公司产品总监欧昌东说,导入大模型是工业AI质检领域的终极方案。

       加强智能芯片、大模型技术的研发突破,一批有影响力的创新产品在武汉诞生,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积蓄强大动能:亿咖通7nm车规级芯片龙鹰一号已成功商用,黑芝麻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高性能芯片已经量产;光迅科技1.6T高速光模块在第24届光电博览会上实现首发。

        ■ 智改数转 武汉制造涌现新质生产力

       七八层楼高的卫星零部件库,存放着数万个卫星制造所需要的零件。出库、装配、总装、测试……走进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国内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有条不紊地运行。

        两年前,首颗“武汉造”卫星下线,我国卫星批量生产时代来临。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信息软件柔性+设备硬件柔性”,该公司已实现不同产品的柔性共线生产能力,在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的同时,实现生产过程质量数据100%采集和卫星生产全过程质量管控。

       数十公里外,位于江夏区的博世华域武汉工厂已建成华中地区规模最大、产品谱系最全、智能化水平领先的汽车转向系统制造工厂,平均每39秒就有一台汽车转向机在这里下线。

          与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一样,博世华域武汉工厂同样通过持续不断的智能化改造实现了柔性化生产,一条生产线就能够生产18款车型的转向机,并能在20分钟内实现不同款车型间的切换。

        2022年,博世华域武汉工厂销售额超36亿元,今年有望再创新高。“未来将持续投入智能工厂建设,始终保持行业引领地位,带动上下游协同发展。”博世华域武汉工厂智能制造项目负责人余豹说。

        近年来,以“智改数转”为重要抓手,武汉积极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正由“智变”走向“质变”。

        一周多前,历经两个多月遴选的“2023年武汉标杆智能工厂”名单公布,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博世华域武汉工厂等10家智能工厂成功入选,涵盖武汉多个优势制造产业。全国范围内,武汉17家企业入围国家2023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名单,全国排名第二,39家企业入围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名单,全国排名第五。 

       这些优秀的标杆智能工厂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和标杆引领作用,让更多传统工厂对标先进,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抢抓数实融合机遇,接续实现“数字蝶变”。

       “智改数转”重塑新的核心竞争力。11月3日,在武汉东泰盛举行的“三化技改 周五之约”第110场活动·智能化专场活动上,前来参观学习的几十位武汉工厂相关负责人注意到:一条为新能源汽车品牌生产零配件的产线,如今只需4个人就能正常运转,单条产线年产值达到1亿元。

        “今年营业额将达到5亿元,创下历史新高!”武汉东泰盛总经理助理杨璐斌介绍,与智能工厂的建设同步,武汉东泰盛的营业额从2020年约2亿元的“谷底”一路增长,去年达到约3.5亿元,画出了一条企业逆袭增长的“U形曲线”。    

        “智改数转”已成为武汉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武汉工业技改投资增长9.4%,占工业投资比重为55.2%,比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从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成功投产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到新中国一批“武”字头企业,再到现在的一家家标杆智能工厂,迈向“智”造大城的武汉,锚定“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市”这一目标,正以更强担当推动制造强国高地建设。

 

上一篇:融合创新 算赋未来 | 2023武汉算力技术应用创新交流会成功举办

下一篇:“2023年湖北省工业软件供需对接会”在黄冈召开

Copyright © 2018 WHS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武汉市软行业件协会 鄂ICP备17002821号-1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光谷软件园A8栋108室(武昌), 武汉市江岸区兰陵路2号(汉口)

联系电话:027-87181967   传真:027-82755797   技术支持:幸运坐标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