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政策

省经信厅关于印发《关于促进文化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的通知
文章来源: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  发布日期:2019-12-17  |  字体显示:【大】【中】【小】  

 

各市、州、直管市、神龙架林区经信局:

       根据《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鄂发〔2018〕30号)精神和省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2019年湖北省文化产业工作要点》要求,我厅制定了《关于促进文化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2019年12月11日

关于促进文化装备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

       为加快推进我省文化装备制造业发展,根据《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文化自信,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全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部署,着力加强文化强省建设,聚焦市场需求,凝聚社会力量,创新发展模式,构建产业体系,优化发展生态,积极发展文化装备制造业,全面提升文化装备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综合保障和支撑服务能力。

       二、发展目标

       经过3-5年发展,文化装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核心技术和产品实现创新突破,产品体系基本形成,基本覆盖文化产业全链条,产品供给和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产业生态趋于完善,市场活力不断焕发,产业迅速成长和高质量发展兼顾的局面基本形成。

       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形成一批文化装备“产学研用”联合体,培育形成一批创新型企业和创新载体,重点领域的关键装备和核心技术率先形成突破。培养一批技术创新人才和专业服务团队,在部分领域涌现一批拥有较强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

       产品供给显著增强。文化装备的性能和质量大幅提升,涌现一批填补空白的关键装备,专用装备及关键零部件实现有效供给,先进技术产品在文化产业重点领域普遍应用。

       产业生态逐步完善。文化装备产业生态体系建设初见成效,政府引导与市场竞争相协调的产业环境初步形成,建立较为完善的行业标准体系,培育形成重点装备、关键零部件领域5家左右优势企业。培育形成5家具有系统解决方案供给能力和重大工程实施能力的优势企业,以及1-2个特色鲜明的文化装备产业集群。

       行业应用不断深化。满足行业需求的文化装备集成应用力度进一步加大,有效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和应用服务能力提升,形成一批示范案例。文化装备对文化产业的综合保障和支撑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三、重点任务

       (一)着力发展体育健身用品制造业

       满足群众健身运动需要,大力发展各种球类、棋类、牌类、器械类等传统运动装备和音乐、舞蹈、戏曲、武术等精典文化装备。依托湖北丰富的自然山水、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山地越野、洞穴探险、极限运动、登山攀岩、水上运动、山地滑雪等休闲健身项目,积极发展运动服装、鞋帽、器具等户外休闲旅游健身装备用品。适应个性化、信息化、智能化需求和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发展趋势,加大可穿戴设备、智能硬件、沉浸式体验平台的推广力度,积极开展可穿戴式运动设备、运动健身指导技术装备、运动功能饮料、营养保健食品药品等研发生产。促进体育用品业发展壮大,大力培育集体育用品研发、制造、营销、流通为一体的产业集群,打造一批体育用品自主品牌。发挥区位优势,鼓励文化创意企业向体育领域拓展业务,促进体育衍生品创意和设计开发,培育体育传媒、体育广告、体育会展、体育影视等体育新业态。

       (二)着力发展电子信息和软件服务业

       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技术和国家存储器基地建设,加快发展“芯屏端网”基础设备,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光纤光缆、3D打印、扫描复印、4K电视(电影)高清影像显示投影、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相机、电器、电游、舞台音响、灯光等音视频声光电子器件设备。深化“两化”融合,加快网络建设改造和业务应用示范。拓宽交互式网络电视、移动多媒体、互联网电视等业务在民生示范、智慧城市、新农村建设、政务商务、教育医疗、地理信息、社会管理、社区服务等方面应用示范。依托湖北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推进数字电视终端制造业和数字家庭产业与内容服务业融合发展,提升全产业链竞争力,培育具有全国竞争力的虚拟现实、数字家庭等产业创新企业。面向文化传播、游戏娱乐、旅游体验等领域,组织实施试点示范工程,并进一步加强虚拟现实(VR/AR/MR)、数字家庭等产品市场化推广力度,实现产品规模化应用,形成示范应用牵引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积极培育产品和区域品牌,重点扶持和培育虚拟现实、数字家庭等产业中具有潜力的品牌,打造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内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进一步发挥产业联盟的作用,由重点优势企业牵头,联合中小企业打造区域品牌。发挥我省“互联网+”、基础软件领域鲜明特色优势,加大数字文创产业培育,加快园区建设,推进武汉中国软件特色名城提档升级,提升信息服务支撑力和影响力,繁荣信息消费文化市场。

       (三)着力发展文化创意产品制造业

       深入挖掘荆楚文化内涵,充分发挥湖北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工匠、大师等人才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纸墨笔砚”文房四宝、“琴棋书画”、“锣鼓笛号”乐器、舞台表演服装道具及相关文化艺术作品创作活动,适时举办交流、观摩、论坛等,全面展示荆楚优秀文化成果,打造区域特色文化品牌。加强全民文化艺术教育,提高人文素养,引导消费观念,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消费。有条件的单位(机关、学校、团体、社区)要积极组织音乐、舞蹈、书法、摄影、美术、诗歌等培训、讲座、比赛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弘扬“工匠”精神,加强对传统雕塑、传统刺绣、传统美术等传统技艺的挖掘、保护和发展,积极组织参加工艺“国大师、省大师”评选和作品展示,大力发展工艺美术事业。传承弘扬历史文明,加强历史文化保护、数字化展示、文物修复等相关智能装备发展及应用。印刷、出版、造纸、加工、包装、运输等相关文化装备制造企业要及时跟进发展,优化生产制造流程,为文化活动开展提供优质高效物质保障,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数字绿色印刷发展,引导印刷复制加工向综合创意和设计服务转变,加快华中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华中国家绿色印刷包装物流产业园、国家数字出版数据灾备中心、绿色印刷检测中心等一批国字号重大项目建设,打造国家级数字绿色出版印刷产业基地。

       (四)着力发展文化办公家具制造业

       适应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积极改善文化艺术创作和办公生活条件,加大文化用具研发设计,广泛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大力发展中高档桌、椅、凳、柜、架等文化办公家具,提高工作生活品质。

       四、支持措施

       (一)壮大市场主体,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文化装备产业化发展

       大力发展文化装备制造业,鼓励引导广大企业聚焦文化消费新兴市场,科学定位产品,加强文化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经营,壮大文化装备主体规模,丰富文化装备产品,繁荣文化市场。瞄准中高端,加快转型升级,引导文化装备企业做大做强,支持文化企业依托龙头骨干企业培育产业链,集约集聚集群发展。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支持专业化的装备制造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打造中小企业集群,营造充满活力的竞争与创新环境。加强对民间特色传统技艺的挖掘、保护和发展,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意和设计企业,支持各种形式的小微企业发展。推动创意和设计企业根据产业联系,实施跨界融合,打造柔性联合的产业集团和企业联盟,实现资源共享、抱团发展。稳步推进相关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鼓励多种所有制企业融合发展,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文化装备制造领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促进文化装备制造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开展区域交流合作,丰富文化市场。

       (二)加大产业融合,增强设计创新,促进文化装备高质量发展

       促进文化装备制造业与电子信息、体育运动、旅游休闲等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传播、消费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强化文化对信息产业的内容支撑、创意和设计提升,加快培育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文化业态,将武汉打造成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中心。充分发挥科教大省的政策、人才、科技优势,壮大动漫游戏、网络文化信息服务等产业,打造地理信息、创意体验等核心品牌,培育北斗导航、数字教育、数字出版、影视制作、书画艺术研究与开发应用等新兴产业,构建高端文化装备制造与创意设计、内容服务及应用商店模式融合发展的产业集群。健全产学研协同机制,支持企业、院校、科研机构成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引导创新要素和成果向企业集聚,促进文化装备成果产业化。增强设计能力,提升文化装备核心竞争力。做好省级(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的认定(申报)工作,支持文化装备制造业企业设立工业设计中心,鼓励企业增加对工业设计研究开发的投入,支持基于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新需求的设计应用研究,促进文化装备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

       (三)加强人才培养,增强文化装备创新动力

       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科研合作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强化对文化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科技、人才支撑。鼓励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人才培养纳入职业教育体系,培养一批文化装备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通过实施各层次人才培养计划,着力培养一批文化装备制造业领军人才。充分利用各类引才引智项目,加大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引进力度。健全人才使用、流动、评价和激励体系,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不断提升湖北对装备制造专业人才的吸引力。

       (四)促进文化发展繁荣,增强文化装备产业支撑作用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提高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影剧院、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能力,加强与其他文化产业主体的互动合作,发挥更大公益价值。促进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的融合,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鼓励各地深入挖掘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各类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推动文化资源与现代生产生活相结合,实现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的有机统一。引导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做好国家级和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的申报、评选、认定、管理工作。深化文化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文化装备发展环境。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制。各地要在省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指导下,加强统筹谋划,精心组织实施,积极推动文化装备制造业发展。加强部门联动,建立工作机制,合力齐抓共管,及时沟通协调,信息互通共享,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科学规划布局,全面推进发展。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将文化装备发展纳入地方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科学谋划布局,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加强综合配套,全面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加强宣传引导,积极营造氛围。发挥文化产业自身优势,通过报纸、电视、网络、融媒体、自媒体等各种媒介加大行业宣传引导,积极营造全社会支持文化装备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强文化产业统计、核算和分析,及时准确反映行业动态,不断调整优化升级。

上一篇: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下一篇:工信部关于《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的公告

Copyright © 2018 WHS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武汉市软行业件协会 鄂ICP备17002821号-1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光谷软件园A8栋108室(武昌), 武汉市江岸区兰陵路2号(汉口)

联系电话:027-87181967   传真:027-82755797   技术支持:幸运坐标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