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人工智能“最强高校”,华工武大位列前十
文章来源:AI中国网  |  发布日期:2019-04-25  |  字体显示:【大】【中】【小】  

 

       近日,斯坦福全球AI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近几年,社会需要的AI相关人才大幅度增加,目前对有ML技能的人才需求最大,其次是深度学习。2017年,全球ML人才需求是2015年的35倍,从2016年到2017年的增幅尤为明显。全球对AI人才的需求在2016年骤增。

       而据腾讯研究院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产业人才白皮书》显示,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约30万人,但市场需求却是在百万级以上。由此可见,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缺口依旧巨大,未来该领域人才将成为争夺的重要资源,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也愈发重要。为此,我国很多高校都开始了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在脉脉数据院最新报告中,根据毕业生在AI领域从业人员数量,列出了中国人工智能领域高校排行榜。以下为这些高校在AI领域的相关情况:

       1、北京邮电大学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北邮蔡长年教授和罗耀光教授分别研制数字语音电话拨号系统和邮政编码识别系统,开启了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的先河。

       90年代初,钟义信教授开始对人工智能理论进行系统研究,出版著作《智能理论与技术》后又提出信息、知识、智能转换理论、机制主义人工智能理论等,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钟义信教授2001年担任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2012年获首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成就奖。

       1990年代,北邮蔡安妮教授和孙景熬教授在国内率先研究多媒体和图像识别技术,为公安部研制的自动指纹识别系统,首次突破了面向50万人数据库的大关,并荣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2年郭军教授提出基于整形变换的手写汉字识别算法,使国际技术水平大幅跃升,2009年编著出版创新教材《Web搜索》并开设研究生课程,2011年提出分析复杂网络的激活力模型,在词亲和度计算等应用中获得成功。

       1998年以来,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实验室、多媒体与模式识别实验室、智能科学技术中心、数据科学中心相继成立,50多名教师和500多名研究生工作在这些基地,形成了一支强大的科研队伍。

       十多年来,北京邮电大学在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人工智能领域技术竞赛中也屡拔头筹,在人脸检测和文本分类、汉语命名实体识别、汉语词性标注、汉语词义推导、知识库填充、自动摘要技术、汉语切分技术、视频事件检测等领域获得了多个奖项。

       2018年7月19日,北京邮电大学(北邮)创新研究院在该校宏福校区正式揭牌成立。作为创新研究五大研究方向之一,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同时揭牌。仪式上,北邮与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中国通用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光智造”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京东集团、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四院指挥自动化中心等企业和科研院所签署共建创新研究院合作协议。

       2、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一直是我国最高学府的代名词,在人工智能领域也是创始校之一,其中智能科学系是北大在人工智能领域最主要的机构,主要从事智能感知、机器学习、数据智能分析与智能计算、智能机器人等方向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侧重于理论、方法以及重大领域应用上。

       北大智能科学系依托于视觉听觉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以实现高度智能化的机器感知系统为目标,在生物特征识别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智能科学系在着名的软件与人工智能专家、我国载人飞船工程软件专家组组长何新贵院士和长江特聘教授查红彬教授的带领下,重点开展机器视觉、机器听觉、智能系统与智能的生理心理基础等研究。以北大智能科学研究人员为技术核心的北大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是国内唯一能与国外系统抗衡的自主知识产权,是中国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提供公安应用全面解决方案的系统,拥有中国指纹自动识别技术产品第一市场占有率。

       人工神经网络说话人识别新方法的研究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研究获得2000年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入选2000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是2002年经国家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批准成立的全国37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学院目前的专业设置有(一)本科教育:软件工程专业(二)研究生教育:软件工程专业下设,虚拟现实技术与应用方向、人工智能方向、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方向、软件工程与管理方向、集成电路与物联网工程方向、嵌入式软件方向。

       2017年9月14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人工智能专业方向首批研究生开学,此次招收的122名研究生均为非全日制。北航是国内率先招收人工智能专业方向研究生的高校,目前正在酝酿成立人工智能学院。

       为了推动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促进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培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百度强强联合,在国内首批开设软件工程专业的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中国电子学会、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百度邀请产业界专家共同成立“人工智能研究方向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由李未院士担任教指委主任,并得到李德毅院士的指导和大力支持。由教指委商讨制订专业培养大纲和课程体系,整合中国电子学会及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的资源,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端人才培养计划,为人工智能行业培育复合型人才,助力人工智能行业的创新创业发展。

       在人工智能研究方向与人工智能领域,也与最顶尖的企业合作,包括百度、京东、丽邰科技(英伟达战略合作伙伴)等,为研究方向提供最前沿的课程资源、实践实习和就业机会,拟推动成立校企联合实验室:北航软件学院-百度智能驾驶技术联合实验室、北航软件学院- 丽邰(英伟达合作伙伴)深度学习联合实验室、北航软件学院-京东智慧家居实验室、北航软件学院-中金所智能金融实验室(上述联合实验室名字有待进一步确认)。人工智能研究方向与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作为人工智能产业联盟企业的人才培养基地,为人工智能研究方向学生的高质量实习与就业提供了保障。

       4、浙江大学

       浙大是我国最早研究人工智能的高校之一,在1978年就开始了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在1982年创建了人工智能研究室(1987年升级为研究所)。校长吴朝晖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潘云鹤院士都是目前学校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是国家一流建设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均被评为A+学科,为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最为有力的依靠。

       浙大在人工智能理论、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数据挖掘等领域的发展居国内领先地位,其中跨媒体智能、混合增强智能、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方向的研究已达到国际前列水平。浙大多位院士专家参与了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教育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的编制。

       目前,浙江大学双脑前沿科学中心通过了专家论证并启动了建设,教育部已同意并支持浙大建设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中心,加快建成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高地。

       5、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一直是我国各个研究领域的领跑者,人工智能领域也不例外。清华大学目前还没有专门的人工智能专业,而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中设立了与“人工智能”研究相关的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简称计算机系)成立于1958年,在2006年、2012年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开展的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以总分满分100分的成绩排名第一。2017年,在 USnews 推出的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for Computer Science 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紧随 MIT之后位列世界第2名。在 QS 世界大学排名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给出的全球计算机学科排名中为例第15名,其排名与得分逐年稳步提升。

       计算机系包含了国内计算机专业最全的学科方向,设有高性能计算机与处理器、并行与分布式处理、存储系统、大数据与云计算、计算机网络、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系统性能评价、理论计算机科学、数据工程及知识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与VLSI设计自动化、软件理论与系统、生物计算及量子计算、人工智能、智能控制及机器人、人机交互与普适计算、计算机图形学与可视化技术、CAD技术、计算机视觉、媒体信息处理等研究方向。

       计算机系现设有高性能计算、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软件、人机交互与媒体集成4个研究所;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计算机基础与实验教学部等科研教学机构。

       计算机系还设有国家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包括:计算机原理实验室、微型计算机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操作系统实验室、计算机软件实验室、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室、智能机器人实验室、计算机接口实验室、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等。此外,计算机系还与腾讯、搜狗、微软、思科等国内外著名公司建立了面向教学或研究的联合实验室。

       2018年6月28日,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在李兆基科技大楼揭牌成立。研究院以“一个核心、两个融合”作为发展战略,即以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研究为核心,积极推进大跨度的学科交叉融合,积极推进大范围的技术与产业、学校与企业融合,充分发挥清华大学在多学科综合、优秀人才汇聚、高水平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在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上开展源头性和颠覆性创新,力争将人工智能研究院打造成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高端研究机构。

       6、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于1978年由教育部和航天部共同批准建立、直属于华中科技大学的一所融研究、教学为一体,以图像识别和人工智能为研究方向的研究机构。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以下简称图像 所)建所30年来,图像所始终瞄准航天、航空和信息技术领域的国家目标,进行应用基础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在国内的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具有明显的研究特色和学科优势,在航天航空的智能信息处理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已于2013年和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系合并成为自动化学院。

       科学研究工作主要涉及复杂系统控制理论、决策分析与决策支持、电力电子与运动控制、智能控制与机器人、计算机集成控制与网络技术、信息检测与识别、飞行器控制与状态监测、生物信息处理、神经接口与康复技术、物流系统、国民经济动员与公共安全、多谱图像制导、目标探测的多谱信息技术、多谱信息的实时处理与系统集成技术、人工智能与思维科学、信息安全等方向。

       学院现拥有3个本科专业(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物流管理(系统工程方向)),并开设自动化理工交叉创新实验班。5个工学硕士点、博士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 ),1个理学硕士点、博士点(系统分析与集成),设有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在校就读本科生1300余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750余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250余人。

       2018年3月30日,容联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的“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在华中科技大学正式挂牌。该联合实验室是华中科技大学首次在人工智能领域与业界进行产学研合作,也是国内通信+人工智能的首个实验室,实验室将依托容联、华科大丰富的技术成果和学术资源,开展知识图谱、知识表达、语言库、情感计算等方面的研究,共同探索机器中文自然语言理解的处理能力,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探索未来智能通讯新变量。

       7、电子科技大学

       近年来,电子科技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快速发展,在通信、计算机、自动化、材料、机电、生命科学、数学等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学科方向都取得了重要成果。

       在人工智能的各个层面,电子科大都有较强的研究积累,特别是有30多位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杰出人才,正高以上的人员超过200人,为学校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平台建设方面,学校已经建成机器人研究中心、未来媒体研究中心、信息医学研究中心、智能网络与通信研究中心等一批跨学科的实体研发机构和平台,覆盖了从人工智能器件芯片、计算平台、算法模型、关键技术和应用场景等各个方面。

       2018年9月27日上午,电子科技大学在清水河校区揭牌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乐民任首任院长,该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申恒涛教授任执行院长,机器人研究中心程洪教授和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梁应敞教授为副院长。

       8、哈尔滨工业大学

       早在20世纪50年代,哈工大就开始了人工智能的研究,几乎与世界人工智能研究同时起步。1958年,哈工大研制出国内第一台会下棋会说话的计算机,邓小平来校视察时参观了这台计算机。

       半个多世纪以来,哈工大不但培养出了以高文院士为代表的一批杰出的人工智能领军人才,并且培养的人工智能人才总体数量位列全国之首。

       目前,哈工大在人工智能方面基础雄厚,覆盖面宽,校内有7个一级学科与人工智能密切相关,其中计算机、控制等4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2000年以来,哈工大在人工智能领域中机器感知与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等方向上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3项,发表论文2000余篇。

       哈工大还与IBM、微软、百度、阿里、腾讯、科大讯飞等国内外著名企业建立了十分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攻关、人才联合培养等,一大批创新成果成功应用推广,一大批优秀毕业生投身人工智能研究并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2018年5月5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整合全校人工智能相关领域资源,正式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软件学院院长王亚东教授担任首任研究院院长。研究院成立后,将按照理论、技术、平台、应用4个层次,人工智能基础与机器学习 、智能控制理论、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等8个方向组建。

       首批将有30位研究人员入驻研究院,集中了校内人工智能领域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学者。研究院将面向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汇聚一流的研究队伍,创造一流的研究成果,培养一流的科技人才,打造国际一流的人工智能创新基地。

       9、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重点高校。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是国内计算机学科高水平的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创新基地,拥有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平台,在图形图像处理、自然语言处理、智能计算、人工智能、软件工程、多媒体、信息安全、大数据等领域具有很强的科技创新和技术开发能力。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是全国最早建立的计算机科学院系之一,教学与科研历史可追溯到1958年成立的计算技术专业。

       学院在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基础理论与方法、信息安全与可信计算、媒体信息计算与分析、空间信息网络与网络计算、数据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软件服务工程、复杂软件的构造方法和验证技术、软件分析测试与质量保障、软件演化的理论与方法、软件工程数据管理与数据挖掘等研究方向已形成自己的特色,整体科研实力在国内高校中处于前列。近年来,学院承担了国家973计划、863计划、重大专项等多项国家重点项目,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20多项,获专利授权和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170余项。

       2018年4月25日,小米公司与武汉大学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正式成立,签约仪式在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举行。小米公司和武汉大学将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在人工智能领域开展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师资互聘、实习实训基地等方面的长期战略合作。

       10、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7年11月2日下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正式揭牌成立。该学院系教育部直属高校首个致力于人工智能领域高端人才培养、创新成果研发和高层次团队培育的实体性学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定位为研究型学院。按照建设发展规划,学院未来将依托现有学科科研基础和人才资源储备,着力打造人工智能领域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创新成果研发中心和高层次团队培育平台,在全国高校范围内构筑先发优势,积极争取成为国家人工智能学院试点示范单位,实现引领发展,为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发展贡献西电智慧。

       在学校深耕人工智能领域三十年的基础上,目前学院联合建立了智能感知与计算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111”计划智能信息处理创新引智基地、“信息感知技术”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3个国家级平台;建有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智能感知与计算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陕西省大数据智能感知与计算2011协同创新中心、智能科学与技术教学团队等7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和教学平台;形成智能成像、智能信息处理、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视觉计算与协同认知等6个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拥有目前全国唯一的智能科学与技术国家级特色专业。

       同时,学院深化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与各大知名企业紧密协作,成立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惠普高性能计算联合实验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AMD联合实验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斗军民融合联合研究中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蒜泥人工智能研究院等10个集教育、培训及研究于一体的联合研究中心/创新实验室。近5年来,学院在人工智能领域3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面对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成功研制我国首套类脑SAR系统、基于面阵CCD的光谱视频成像系统、我国首个人脸画像识别系统、首个FPGA深度学习系统等重大平台和系统。

       以上排名,根据各院校毕业生在人工智能领域从业人员数量产生,并不代表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综合实力情况。对于以上的院校,您认为哪一个才是国内人工智能领域最强高校。


上一篇:一季度全国新增减税3411亿元

下一篇:2018-2019武汉市万企育才工程“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高级研修班(二期)举办

Copyright © 2018 WHS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武汉市软行业件协会 鄂ICP备17002821号-1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光谷软件园A8栋108室(武昌), 武汉市江岸区兰陵路2号(汉口)

联系电话:027-87181967   传真:027-82755797   技术支持:幸运坐标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