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探路“六高”体系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光谷大脑” 武汉未来科技城“高”点起跳
文章来源:湖北日报  |  发布日期:2018-12-26  |  字体显示:【大】【中】【小】  

 

  2010年10月,肩负湖北省、武汉市创新发展新引擎的重任,在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东部,总规划面积66.8平方公里的武汉未来科技城破土动工。与北京、天津、杭州一道,成为全国四大未来科技城,担负起聚集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产业技术创新研发的国家使命。

1_副本.jpg

图为:华为高锟实验室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多年来,武汉未来科技城已成为支撑光谷科技产业迅猛发展的“光谷大脑”。

  八年埋头创新,八年风雨兼程。

  它的奋斗梦想,是让这片引领光谷未来的创新热土,实现技术自由转化、人才自由流动、资本自由融通、环境自由宽松。

  徜徉园区,华为、德国电信、西门子等14家世界500强,中国电子、航天科工等20家央企落地扎根,国家存储器基地量产在即,600余个全球创新创业团队在此栖息,注册企业达到2000余家。

  谋求高质量发展,既是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今天,三十而立的光谷完成新一轮转型提质的动力,也是“光谷大脑”“高”点起跳的产业决心。

  构建高精尖创新体系

  国家级平台、院士工作站、工业研究院开拓前沿创新

  10月25日,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在武汉未来科技城揭牌。

  该中心面向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航空航天飞行器、航天火箭、汽车、轨道交通装备、高端数控机床、能源及海洋重大装备等国家战略和支柱行业,致力于形成我国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技术的核心竞争力。

  11月22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武汉),落户东湖高新区武汉未来科技城,规划建设打造技术研发中心和集成创新中心,并作为全国工业互联网标识体系发展的技术支持中心。

  作为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光谷在科技及产业创新的道路上,一直肩负着“国家示范”的使命。而未来科技城,则是这一使命的光谷排头兵。

  武汉未来科技城建设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8年来,未来科技城不仅建成了10家工业技术研究院,还建成了9个国家级平台、一批省级平台和7个院士工作站。

  这些国家级平台及智库,为“光谷大脑”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

  一家工研院,一条产业链。

  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推动了31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转化金额共计2.54亿元,培育企业过百家;武汉导航与位置服务工业技术研究院,成功研制出全球首款40纳米高精度北斗导航芯片;湖北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研制的世界首台深海渔场大型装备,已交付挪威企业使用……

  过去8年,这些工研院累计孵化企业153家,孵化团队195个,转化科技成果272项,组建了36个公共研发服务平台。


  谋划高能级产业体系

  集成电路、5G通信、激光器超前布局

  当前,以长江存储为龙头,武汉未来科技城正在建设世界级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

  华为高锟实验室建成了国际上先进的光通讯半导体研究中心。随着高锟实验室的扩建完成,现有研发人员已达600多人。

  今年5月,华为武汉研发基地在未来科技城正式投入运营。不久前,华为在这里向全球发布新一代平板和笔记本电脑。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称,华为武研所是华为在全球14个大研发中心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已接近1万人规模。“因为武汉有著名的光谷,所以华为很多光通信相关的研发,都是在武研所完成,尤其是PC和平板的最核心研发中心。”

  6月25日,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这是2018年湖北首家A股上市公司,也是未来科技城8年来自主培育的第一家主板上市公司。

  9月17日,由虹识技术有限公司研发自主研发的虹膜生物识别芯片流片成功,年内由全球半导体巨头台积电代工量产。“光谷高质量发展20条”提出,要在加快前沿产业布局上,力争在5G通信、全光网络、量子信息、脑科学、新能源等方面,实现战略突破。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产业交叉创新和跨界融合,让新业态为发展赋能。

  一个个厚积薄发的历史性时刻,是未来科技城8年来砥砺创新的缩影。

  打造高素质人才体系

  600余全球创新创业团队、3万余科技从业者在此栖息

  12月14日,“黄鹤杯·2018中国光谷3551国际创业大赛”全球总决赛中,华引芯科技有限公司,凭借“高端LED芯片和Micro-LED芯片”项目,以92.8分的高分,一举摘下大赛一等奖,获得百万元奖金。

  这是继去年合刃科技创始人王星泽拔得头筹后,未来科技城企业再度斩获大赛总冠军。

  华引芯科技由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孙雷蒙创办,致力于高端 LED芯片定制及 Mi-cro-LED研发,打破美日厂商在该领域的垄断。

  而在2017年的“光谷3551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中,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华尔街人工智能研究科学家王星泽,凭借新一代机器视觉及人工智能绕障识别系统,从全球1598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斩获一等奖,夺得百万元奖金。

  海归创业、“无国界”创业、硬科技创业,已成为未来科技城的一道双创风景。

  聚天下才,为天下谷。

  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库柏的纳米能源材料研究中心项目已实质性落户。

  截至目前,共有600余个全球创新创业团队在此汇聚,科技从业人员3万余人。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受聘首席科学顾问,13位院士、25位“千人计划”专家、22位“百人计划”专家、24位武汉“城市合伙人”、174位“3551人才”和外籍专家,共同筑起了未来科技城的“人才金字塔”。

  营造高效率制度体系

  迷你政务大厅“就近办”让企业办事不出园区

  近日,武汉导航与位置服务工业技术研究院会计邢娴,到园区人才企业服务中心办理税务发票认证,不出一刻钟就在自助机上办结了所有业务。“太方便了,下个楼就把事办了”,邢娴说。

  未来科技城的这个人才企业服务中心,相当于一个迷你版光谷政务中心。

  深入推进“三办”改革,推动“放管服”改革再发力,打造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未来科技城正在践行的“就近办”,是“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的“升级版”。

  未来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有3万余名科技创新人员,以高科技人才居多。为让科技企业、人才享受到最快捷的办事服务,在东湖高新区政务服务局等部门支持下,在园区开设了迷你版的政务大厅,包含企业入驻、税务、人社等10个办事窗口。

  12月11日,武汉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光谷)落户未来科技城。该中心将设有政府公共服务区、人才引进和就业服务区、创业孵化和成果转化区、项目路演和资本对接区、人才交流和赛事活动区等五大功能区,希望统筹整合政府、市场和社会各方资源,有效集聚配置人才、资本、技术、成果等创新要素,为各方面、各层次人才在汉创新创业就业、投资兴业发展,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政务服务和市场化社会化支持。

  立足高水平开放体系

  积极参与全球化分工家门口的硅谷呼之欲出

  今年8月2日,新思科技全球研发产业园在未来科技城封顶。这是新思科技除硅谷总部外,全球范围内投建的唯一产业园。

  新思科技武汉全球研发中心总经理胡隽介绍,该中心目前拥有超过200名员工,其中90%为研发工程师,平均年龄不到30岁,非常年轻。

  7月10日,总投资200亿元的“硅谷小镇”项目正式动建。

  小镇将建设海外人才中心、国际创新中心、总部企业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等,让“世界光谷”更有国际范。

  但是,迈向“世界光谷”,除了经济和产业上的开放度,亦需要思想和文化上的碰撞。

  今年,在未来科技城“龙山讲堂”上,从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陈刚教授,到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Andy Cooper,再到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化学工程系教授Marcos Millan,他们带来的全球前沿科技演讲,令未来科技城的高科技企业思路大开。

  10月19日,澳大利亚前贸易部长安德鲁·罗伯造访武汉未来科技城。他仔细聆听了未来科技城在绿色发展方面的经验,当听到节能技术在这栋马蹄莲建筑里的应用、该区域在武汉率先启用氢能公共交通示范线等,连连点头,并评价未来科技城是“极有远见的项目”。

  当天,泰国泰中友好协会会长、泰国前副总理功·塔帕朗西更在造访未来科技城时提出,愿与新能源研究院深入合作,在继中英纳米材料研究中心,中美能源创新中心之后,与泰国合作设计中泰新能源创新中心。

  呵护高品质生态体系

  产业的竞争最终是人才和软环境的竞争

  今年8月26日,《长江经济带》特种邮票在武汉未来科技城举行首发式,光谷地标马蹄莲代表武汉元素再次登上国家名片。

  长江经济带邮票之所以选取光谷未来科技城,不仅仅因为马蹄莲大楼是绿色的、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的,更因为这里的产业、技术,以及体制机制都是绿色、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这个理念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理念高度吻合。

  产城融合,生态发展。

  漫步在九峰山脚下的这个科技新城,龙山溪穿流而过,与芯片、人工智能、光通信等前沿科技产业和谐共生。马蹄莲掩映在栊翠中,园内植花200余种,季季不同。

  如果说过去8年,未来科技城铆足了劲儿在做产业,那么现在,她的愿景是打造一座具有国际吸引力的科技新城,让全世界的人才在光谷、在未来科技城诗意栖居。

  眼下,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未来城幼儿园、未来城一小、华中师大一附中光谷分校均已开始运行。明年,华师一光谷分校高中部也将启动招生。

  不仅如此,中国地质大学未来科技城新校区,年底也将建成。这意味着不出未来科技城,就能解决从幼儿园到大学的一揽子读书问题。

  傍晚时分,华为武汉基地的通勤车绵延数里。地面“量子号”有轨电车、地下地铁呼啸而过,犹如这座城一般,驶向新的“未来”。

上一篇:80万高科技产业大军在这里崛起,光谷正在发生——

下一篇:“芯屏端网”战略产业集群格局梦想成真

Copyright © 2018 WHS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武汉市软行业件协会 鄂ICP备17002821号-1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光谷软件园A8栋108室(武昌), 武汉市江岸区兰陵路2号(汉口)

联系电话:027-87181967   传真:027-82755797   技术支持:幸运坐标

关注官方微信